English

节水重点是渠灌区和地面灌溉

1999-04-27 来源:光明日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贾大林 我有话说

我有两个观点,一是按井灌和渠灌来说,节水重点应放在渠灌区。我国渠灌区面积大,用水多,浪费大,节水的潜力也大,但由于渠灌区面广量大,欠帐多,基础差,在抓节水的力度上远不如井灌。近些年来,在井灌区发展低压管道输水,倡导喷灌、滴灌,都做出了成绩,而在渠灌区甚至连田间节水都抓得很少。

二是按地面灌溉和喷灌来说,应发展地面灌溉的节水为主。喷灌在北京市和其他地方也有成功经验,喷灌是应该发展,但每年发展多少则有分歧。有的认为每年发展200-300万亩,有的要求每年发展1000万亩,需要认真论证。

从需要上看,在缺水地区,劳力缺乏、地形起伏、透水性强的砂性土区,经济比较发达地区,大中城市郊区,以及高扬程提水灌区和有自压条件的地区,适合发展喷灌。从目前情况看,在井灌、缺水和高效益地区发展喷灌比较有基础,建设起来能持续发展。如我国井灌面积1.85亿亩,一半属于缺水高效地区,面积不足1亿亩,每年平均能发展300万亩。

从经济上看,国家和农民每年对喷灌投入多少?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投入?如果采取贴息贷款方式,农民负担91%,国家负担9%,喷灌投资按400元计算,则300万亩为12亿,农民负担10.9亿元。如每年发展1000万亩,则农民负担36.4亿元,不符合国家减轻农民负担、增加农民收入和稳定农村的政策。另外喷灌是高能耗灌溉方式,如卷盘式喷灌机,几乎一方水一度电,如果节的水和增的粮不抵能耗,群众建起来也不用,只供领导参观使用。

从技术和管理上看,喷灌养护和运行管理技术比地面灌溉复杂得多。根据我国国情及农民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,当前喷灌只适合在经济条件好的地区适当发展。

从设备供应上看,国产设备喷灌较好一些,滴灌不过关,需要加强研究和扶植拳头产品。设备靠进口是不行的,因为我们需要量很大。设备靠自己解决,需要时间,操之过急会劳民伤财,重复历史的教训。

当前我国灌溉面积中98%为地面灌溉,渠道衬砌仅达1/4-1/3。地面灌溉有多种节水措施,节水增产效果不比喷灌差,美国地面灌溉面积占60%左右,计划25年后,地面灌溉仍占主要地位。在节水地面灌溉上美国做了大量研究工作,提出多项行之有效的节水地面灌溉方式,如间歇灌(波涌灌)、水平畦田、激光平地、闸管灌、倒虹吸管引水沟、畦灌等。这些技术我国也都引用了,但还在试验阶段,尚未组织推广。我国根据各地情况,创造了多项地面节水灌溉技术,如膜上灌、坐水种、吊管井塑料软管灌(小白龙),集雨窖水节灌等,节水增产效果显著。地面灌不都是大水浸灌,正规的管道输水,小畦灌溉不比喷灌费水。应加强节水地面灌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力度,由于它的建设与运行费用少,且节水增产的效果相当大,所以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主攻方向是节水地面灌,而不是喷灌。

为此,我们应当把重点放在大中型灌区的技术改造上。我国的大中型灌区担负着保障全国60%灌溉面积上用水的任务,已运行了40-50年,到了非改造不可的地步了。改造好了,节水的前景非常好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